俄罗斯一夜变天,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来源:馆长微鉴      时间:2023-08-29 03:15:23

俄罗斯向来以不可征服而闻名,自从俄罗斯统一以来,许多强大的征服者都曾试图征服这个庞大的帝国,但均以失败告终。而进入近代以后,更是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攻占俄国的首都。

然而,如此一个庞大的帝国,却在20世纪发生了三次重大政权更迭,三次在内部斗争中轰然垮塌,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这就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即便这些政权看起来是如此强大,但一旦其内部衰朽,崩溃还是不可避免。庞大帝国的崩溃源头大多不是来自外部敌人的进攻,而是内部的腐化和争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俄罗斯在近代的三次“一夜变天”。


(资料图)

第一次,沙俄帝国的崩溃。

沙俄帝国,也叫沙皇俄国,其实就是俄罗斯。只不过为了和现代的俄罗斯区分,在书中往往被称为“沙俄”。

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

尽管这个国家在表面上还拥有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一百多个民族,以及欧洲最庞大的军队。在一战战场上,尽管俄军在波兰遭遇了失败,让德军占据了波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一部分,但俄军在与奥匈帝国的对峙中依然占据优势,在南线甚至全面压制了奥斯曼帝国,占据了其重镇特拉比松。单从战线上看,俄国还远远没有到崩溃的时候。

而沙皇的权威也依然是那么坚不可摧,似乎远远没有到倒下的时候。但这个庞大国度的内部早已是暗流涌动,在一次次改良的尝试失败后,这个老大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瓦解。

俄国人民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和平改革,早在1905年1月,日俄战争期间,俄国工人就曾试图通过呈递请愿书的方式,得到沙皇的重视。他们在星期日进行了和平游行,试图将请愿书交给沙皇尼古拉二世,请这位“俄国人民的小父亲”改善他们的处境。

然而他们甚至没有见到沙皇本人,就遭到了军警的无情屠杀,大批游行工人被杀或被捕,这一天也被称为“流血星期日”。事实上沙皇本人对此心知肚明,而军警敢于开枪镇压,显然也是得到了沙皇的授意。尼古拉二世曾对要求改革的内务大臣米尔斯基表示:俄国无需任何改革。

可以说,俄国和平变革的机会就是被其统治层自己断送掉的。而“血腥星期日”之后的1905年革命就是对这个庞大帝国的最后警告,尽管尼古拉二世最终得以成功镇压革命,但俄国人民已对其彻底失望,沙皇却因为这短暂的“胜利”而忽略了潜藏的危机。

于是,到1917年,俄罗斯帝国看似依然强大,但其人民的忍耐却已经到了极限。普通民众在严苛的配给制下饥寒交迫,而沙皇等一众封建统治层却依旧夜夜笙歌。俄军前线士兵的处境更为凄惨,甚至两人都分配不到一条枪,却被军官逼迫着反复冲锋,再加上各类革命组织逐渐在军中建立,看似庞大的俄军实际上已经无法维护帝国的统治了。

终于,在1917年3月8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爆发了大规模游行。这一游行原本是为了纪念三八妇女节而进行,但很快转变为社会各阶层抗议沙皇统治的总罢工。

当时尼古拉二世不在首都,而在前线的大本营。他下令军队镇压,然而基层军官和士兵也普遍对时局失望,在布尔什维克的努力下与罢工工人达成协议,拒绝向人民开枪。

3月10日,彼得格勒开始了全面罢工,各种企业、商店、餐厅、咖啡馆都停止工作。尼古拉二世下令调集部队铁腕镇压,并逮捕了部分罢工领袖,但这却导致了更大的不满,彼得格勒驻军也纷纷倒戈。3月11日晚上,参与起义的军队还只有600人,到了3月12日晚上就激增至6.6万人。

当天晚上,起义者向皇宫进军,原本为尼古拉二世戍守皇宫的部队要么倒戈,要么作鸟兽散,尼古拉二世的亲信大臣纷纷被逮捕。3月13日,起义逐渐扩散到全国,起义者纷纷建立新政权,沙俄的统治土崩瓦解。3月15日,尼古拉二世身边的军队也背叛了他,他被迫签署了退位宣言,此后沙皇之位因无人继位而被废除。

至此,俄罗斯帝国灭亡。由于这场革命发生于俄历二月,因此被称为二月革命。可以看到,从3月8日开始到3月15日结束,不过一周时间,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就轰然垮塌。这个曾经征服了无数民族与领土的政权,在短短几天内就灰飞烟灭。并且帝国的瓦解就是从其首都彼得格勒开始的,着实是应了“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这句话。

但是,这场革命看似突然,实际上却早已注定。从尼古拉二世顽固地拒绝改革,并血腥镇压和平游行的工人开始,其灭亡就已不可避免。尽管俄罗斯帝国依然庞大,依然有着引以为傲的武力,但其内部却已经是派系林立,混乱不堪,沙皇的形象也随着“血腥星期日”在群众心中彻底崩塌。因此这样一个帝国在一周之内灭亡,也并不奇怪。

第二次,俄罗斯临时政府的崩溃。

俄国临时政府即俄罗斯帝国崩溃后成立的政府,基本上全盘接管了沙俄的版图和军队,当然还有沙俄的种种问题。单从纸面数据来看,俄国临时政府依然十分强大,但其实这个政权从一开始就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面临合法性问题,一直未能变为“正式政府”。布尔什维克所领导的工人运动在二月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俄国政权却落入了克伦斯基等资产阶级以及孟什维克手中。他们要求布尔什维克解散苏维埃政权和武装,但布尔什维克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而是在列宁的领导下与临时政府抗争,俄国出现了“两政权并立”的局面。

临时政府由于担心遭到英法等列强的报复,并不敢退出协约国,退出已经让俄国人民怨声载道的一战。相反,他们还像当初的沙俄一样,强迫前线的士兵对德奥联军发动进攻,这一攻势也被称为“克伦斯基攻势”。

1917年7月,克伦斯基攻势发动。这一攻势看似得到了完全准备,他们得到了协约国的支持,有着充足的物资储备,投入这场攻势的军队数量也是惊人的。然而克伦斯基等人却忽略了俄军的士气问题,这导致了后续灾难性的失败。

战争初期,俄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不过是德奥联军诱敌深入的计策。随着德奥联军反攻,俄军很快一溃千里。不但没能达成预定目标,连之前的战线都维持不住了。大量部队成建制崩溃,逃兵更是达到了上百万之多。

这次失败可以说彻底摧毁了临时政府的威信,此前布尔什维克曾在彼得格勒发动和平游行,结果遭到临时政府镇压,即“七月事件”。此事之后俄国的两个政权彻底决裂,布尔什维克转向推翻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无力解决俄国群众面临的问题,布尔什维克却喊出了“面包与和平”的口号,获得了大量群众的支持,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逆转。

于是决定俄国命运的时刻很快再次来到,1917年11月7日夜,在二月革命仅仅过去了半年多之后,俄国再次发生了革命。这一革命发生于俄历十月,因此又称十月革命。

当天晚上,军舰“阿芙乐尔”号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炮,而随着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响起,起义部队开始向冬宫挺进。起义出乎意料地顺利,彼得格勒驻军接连倒戈,起义军迅速接管了各个政府部门,而这一切还是在多数彼得格勒居民并未察觉到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晚彼得格勒的大剧院甚至还在上演新的歌剧,各个店铺也是正常营业。而与此同时起义军已经攻入冬宫,临时政府成员大多被捕,克伦斯基仓皇出逃,临时政府的统治就这么在一天之内土崩瓦解了。第二天早上,彼得格勒的居民们起来才发现已经变天了,到处都飘扬着苏维埃的红旗,而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这是真正的“一夜变天”。

从统治整个俄国的庞大政权到全面瓦解,临时政府只用了一天时间。一天前他们还是整个俄国的统治者,一天后却已灰飞烟灭。因为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社会的支持,这更加说明了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第三次,苏联的崩溃。

尽管苏联同样有着强大的军队和庞大的国土,并且有着众多加盟共和国,但这个强大的帝国同样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从当初的协约国干涉到后来的德国“巴巴罗萨计划”,曾经有多个强国试图打垮苏联,但苏联最终还是亡在了“自己人”手上。

苏联在二战后吸取了遭遇德国闪电战的教训,大力发展战备,拥有了一支极为强大的军队和大量的核储备,苏军号称能从中欧一路推进到大西洋。单从武力而言,战后的苏联确实坚不可摧,就算整个北约联合起来入侵苏联,也势必铩羽而归。

但和许多强大帝国一样,苏联的瓦解也是从其首都——莫斯科开始的。50年代以后,苏联的外交政策日益趋向大国沙文主义,试图将周围国家变为自己的附庸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冲突。1956年有布达佩斯事件和波兹南事件,1968年有“布拉格之春”,1979年有苏联入侵阿富汗。与此同时苏联还挑起了和我国的多起边境冲突,比如珍宝岛之战。

而在内政上,苏联的问题更为严重。随着斯大林模式的日益僵化,苏联的生产效率逐渐下降,官僚主义趋势却日益严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能解决这一问题。到了80年代中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又给了苏联沉重一击。通俗点来说,“在勃列日涅夫治下,苏联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而戈尔巴乔夫又前进了一步”。

戈尔巴乔夫的激烈改革不但没能挽回苏联的颓势,反而还加速了苏联的崩溃,导致苏联的影响力全面瓦解,华约阵营迅速倒塌,而苏联内部也是乱成一团。1991年8月,苏联部分领导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挽救苏联的努力——八一九事件,试图发动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但这次政变以失败告终,此后苏联已无可挽回。

尽管此时的苏联在表面上依然有着强大的武力,但同样是内部的敌人彻底摧毁了它。1991年12月,随着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联解体。历史上多少列强都没能达成的目标,此时却随着苏联自身的瓦解而完成了。此时的苏联也可以说是“一夜变天”,许多莫斯科居民一起来,就发现他们的苏联祖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综上所述,俄罗斯这个庞大帝国在20世纪的三次“变天”,充分说明了强大帝国的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只看其账面上的军事实力,还要看民心向背,看其内部的状况。“最强大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诚哉斯言。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