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资讯丨少点经济学式催生,多点社会学式关怀
来源:红网      时间:2023-04-20 14:14:22


(相关资料图)

几天前,任中国国际交流中心总经济师的经济学家陈文玲在“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浪财经之夜”活动中发表演讲时铿锵有力地表示,“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这一句“判断”旋即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且慢,先别急着赞成或反对,先看看这位大经济学家为何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断言、又是否言之有据。陈文玲给出的理由是: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是特殊的“消费品”、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父母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就没有这一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其价值远远超过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我国目前生育率太低了,但要提高生育率难度非常大。现在让大家愿意生孩子、多生孩子、生好孩子的难度不亚于过去让大家少生孩子,甚至比过去难度还要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15日召开的《中国卫生健康发展评价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会上的这段话,赢得很多认同。是啊,从计划生育到逐步放开,从“计生”到“催生”,从“不能生”到“不想生”,生育问题如同一面镜子折射着时代的变化,也映照出当下年轻人的困惑——在当下这甚至自顾无暇的“卷”时代,为何还要去付出如此高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去生养另一个生命?

诚然,“现实很骨感”,但年轻人的这种困惑,事实上和经济学家的底层逻辑如出一辙:生不生孩子,取决于得与失的利弊权衡——这一次没有回头路的“投资”,到底是会损失还是收益?短期的折损,是否能够被长期的回报所弥补?——这种典型的经济理性人思路屡见不鲜,专家和网友之别,无非在于对生育的价值大小判断不一。

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体,怎么就理所当然地被视作“物品”,被物化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被放在价值的度量衡之上?在考虑是否生养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别的衡量维度,而不只是功利的算计?在生育问题上,能不能少点儿经济学式催生,多点儿社会学式关怀。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人的情感、能动性、自主意识,很多时候都被“工具属性”的庞大身影遮蔽。早在几百年前,马克思便曾尖锐指出,资本逻辑下社会生产的所有生产资料被异化,进而导致人的异化。单单以世俗的价值大小考量一个宝贵的生命,一味功利地计算一个孩子的价值,将其消费品化,无疑是消费主义社会的一个悲凉缩影。

这种“工具思维”过于普遍,也就难怪生不生孩子需要精打细算,而选择生育的父母也要频频“鸡娃”——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才是好孩子、才是有价值的孩子,是可以回报父母、给父母脸上贴金的孩子。面对这种冷酷的经济学分析,难怪有年轻人说,本来想生的,看了经济学式催生,可能不想生了。

事实上,无论是坚决选择不婚不育还是积极响应国家三胎政策,都没有决然的对与错。尽管有人会站在道德高地上以“社会责任”“延续香火”等理由指斥年轻人的选择,但“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年轻人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且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更重要的、更应当警醒的是,人是目的,而非工具,无论生还是不生,都不能仅仅把生育孩子这件事看作一个创造“工具人”的过程,而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来尊重。(金姝含)

标签: